“应小英” 共找到 “3” 个相关影视

新闻简报1969年第3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正片

1969  

8

新闻简报1969年第3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中,引述***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全国各地城镇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摩梭风情
正片

1981  

10

摩梭风情

  片名:摩梭风情
  编导:应小英
  摄影:刘浪
  影片本数:2
  色别:彩色
  出品年:1981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区的泸沽湖畔是纳西族一个分支——摩梭居住的地方。这儿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女儿国。还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些特点,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人高。
  影片介绍了高明村尔其玛一家,这是个以妇女为中心的母系家庭。家长尔其玛主管家务,安排生产、生活、烘饭和分配食物。摩梭实行具有对偶婚特点的阿注婚姻。阿注就是同居的伴侣。对偶双方互称阿注,他们结合自由,不合意就分手。孩子生下来由母亲抚养,不单独组成家庭,通常是男子夜间到女家住宿,次日离开返回母家。如今这习俗已起变化,男女青年开始组织新家庭。摩梭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保留下来的一个片断。
  

老北京的叙说

正片

1984  

8

老北京的叙说

  这是一部1984年拍摄的纪录片,曾获文化部1984年新闻记录片奖和1985年金鸡奖提名。
  本片从一个80岁老北京人的视角,展示了北京城历年历代的沧桑变化,整个叙述真实可信。北京凝聚了东方文明的集大成,她历经数十个世纪,饱受外夷入侵之苦,由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到后来的故宫,再到今天,她仍处于京城的中心。当今的北京不但是中国的名城,也是世界上数的着的历史文化名都。北京的街道自元朝打下基础,经明清逐渐形成大约有4500多条胡同的格局。古商铺、老字号遍布京城,百年老店不枚胜举,提起北京的发展变化,老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