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战庆” 共找到 “3” 个相关影视

口述西藏
已更新至7集

2015  

2

口述西藏

  从上世纪中叶至今,一批批解放军指战员、建藏干部、大学生、援藏干部带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奔向这片高天厚土,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口述西藏》是西藏电视人第一次用亲历者的口述,记录了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历史征程。

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正片

2006  

5

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在中国苏北的一个城市里,人到中年的大刚戏称自己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房子、无工作)。他下岗多年,离婚后和患有精神病的老母挤在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月靠着90元低保(后调高至120元)、靠着在朋友那儿混吃混喝和母亲的一点微薄退休津过活。大刚有一搭儿没一搭儿、高不成低不就地跑广告、当市场收费监督,甚至当“婚托”。为了舒缓情绪、打发时光,大刚穿着充抵工资的西装泡地下室的舞厅,在公园里的长椅上无聊地说着女人,和几个哥们拼钱喝酒,耍个“上半身”小姐……还自嘲地说起自己因买不起16元一包的避孕套而去买了个5毛钱的红气球替代……大刚和他的朋友们每天都在演绎着这些百无聊赖的龌龊“趣事”。面对这社会转型期造成的巨大压力和落差,大刚用一种拒绝思考的方式来抗争着——“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这是大刚常常挂在嘴边的一种标志性的人生哲学。

城乡结合部

正片

2001  

5

城乡结合部

  从外地来京打工的人力车夫关春奇一家住在北京市边缘的一处外地来京打工者聚集地。在生活稍微稳定后,他把小女儿童灵从老家也接到了北京,就在家门口的一所外地来京打工者自办学校上学。
  童灵在来北京之前对北京非常憧憬,她原本以为来北京就可以去她最想去的天安门,虽然她们的住所离天安门只有十几公里,但由于关春奇的母亲和妻子都有病,家中生活困难的现实使她的这个愿望成了泡影。身在北京,但这座城市的美丽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中,她和许多打工者的子弟一样,每天生活在满是垃圾和废弃物的环境中。她家旁边的一处废弃的蔬菜大棚成了她荡秋千的地方。关春奇虽然知道孩子特别想去天安门,但实在舍不得耽误赚钱的时间花钱带孩子去玩,而另一方面,他又花很多的钱给家中的二女儿买英语复读机,给童灵买了保险。
  关春奇的人力车生意越来越难做,城市对他们这些外地来打工的农民限制也很多,他和他的几个兄弟发泄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