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川” 共找到 “11” 个相关影视

振兴东北
正片

2007  

7

振兴东北

  电影《振兴东北》时长100分钟,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影视资料真实生动地介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变迁,诠释了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这一战略的伟大意义,阐述了推动振兴的各项重大政策,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东北地区实施振兴战略以来发生的变化和成就。该片尊重历史、贴近群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是一部关于闯关东、修中东铁路、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等事件的历史长卷;更是一部浓缩新中国建设鞍钢、一汽、大庆等工业建设的史诗。主办方希望通过影片的播映增进全国人民对东北的了解,加深东北及全国人民对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战略的理解,激励东北地区各级**和人民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天上西藏
已更新至7集

2007  

7

天上西藏

  7集系列记录片《天上西藏》第一次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和历史事件做了比较全面、深入地表现。承载着文化记忆、科学故事、人文精神的西藏风光在文化学者、科学家、人类学家们层层解析的过程中变得更富魅力,从不同角度向观众揭开西藏神秘的面纱,追踪神秘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一部制作精良、很好地将观赏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的探索系列节目。
  离太阳最近的人们
  西藏以其奇异的地质地貌,瑰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成为众多观光旅游者、登山探险者和科学考察者向往的圣地。千百年来,雄伟的布达拉宫、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圣洁的哈达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祖先的记忆
  2003年9月的一天,一个普通的藏民在清扫时无意中将贴墙的报纸揭去,白灰掉落,隐藏了多年的壁画显露出来……
  大河上下
  许多人都认为西藏就是雪山、草原、成群的牛羊和健壮的康巴汉子、虔...

法门寺

已更新至6集

2009  

4

法门寺

  法门寺,这座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寺院,久负盛名的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关中塔庙之祖。两千年前,佛祖真身舍利是如何穿越大漠高山安身周原大地?一千多年前,法门寺是如何成为唐朝皇家寺院,并集中展现了辉煌帝国的盖世雄风?20年前,在幽暗的地下度过漫长岁月后,2499件大唐珍藏又是如何簇拥着佛祖的真身舍利重返人间?法门寺、法门宝塔和法门寺院是如何随着历史的沉浮、王朝的更替、帝王的好恶,历经兴衰荣辱,命运沉浮?失传千年之久的唐密文化又是如何在法门寺得以保存并深刻影响亚洲佛教文化的渊源发展?中华历史文明和佛教史在一次次千古解谜中得以气势磅礴地再次呈现。
  《法门寺》是一部追溯历史的佛教“史记”,一幅再现圣地的历史画卷,一次激情澎湃的心灵碰撞。纪录片《法门寺》以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寺院--法门寺为核心,以独特的视角穿越历史迷雾揭示佛教历史上的系列千古谜团。通过法门寺地宫的发...

三国的世界
已更新至6集

2018  

8

三国的世界

  《三国的世界》以严谨的历史态度、新鲜的观察视角,通过讲述“三国”和其中人物的命运故事,传递他们所承载的传续千年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并探寻那段历史中最有价值的精神本源以及它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三国的世界》共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良史演义共三国》《星落秋风五丈原》《横槊悲歌观沧海》《义薄云天垂九州》《一江南北真豪杰》《大江东去意未销》。第一集的主要人物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为《三国志》作注的作者裴松之;第二集的主要人物是蜀相诸葛亮;第三集的主要人物是魏武帝曹操;第四集的主要人物是汉寿亭侯关羽;第五集是群像,以东吴的孙权、周瑜和鲁肃为主要人物;第六集聚焦三国文化的影响力为何如此普遍、持久。

粉墨春秋
已更新至26集

2005  

1

粉墨春秋

  大型纪录片《粉墨春秋》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反映京剧历史的纪录片。本片一共26集,每集24分钟,从扬州到京城,从民间到宫廷,从红遍京城到普天同唱一首歌,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片中以精美的图像和多角度的讲述生动地呈现。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孟小冬、金少山、谭富英、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等,这些性格各异,人生如同其所演之戏般精彩的名角儿在片中接踵登场。各种未曾常见的剧照、生活照甚至活动影像,以及著名唱段的录音和讲述者的回忆共同再现了这些名家的辉煌与辛酸。 拜码头、出堂会、 打擂台、撒红票、窝头会、义务戏……这形形色色的跟京剧有关的江湖术语在片中以具体生动的故事来得到诠释;乾隆、慈禧、袁世凯、冯玉祥、 张学良、蒋介石、***等政治风云人物,甚至鲁迅、胡适、傅斯年、周作人等文化名流,更甚至于黄金荣、杜月笙等上海大亨,齐齐在《粉墨春秋》中亮相。艺人的...

八廓南街16号

正片

1997  

4

八廓南街16号

  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这个居委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从治安管理到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问题,从人口管理到商业摊点整治,从解决居民纠纷到文化扫盲,居委会的权利和事务是极其具体而且琐碎的。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拎起大舌头
正片

2002  

4

拎起大舌头

  吕国华是翻身村的计生委员,大小算个村干部。但是计生委员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许多同行的家里不是柴禾垛失火了就是稻子垛让人给祸害了。好在吕国华面儿大手宽,干了十四年村干部除了跟人动人打架之外还真没人敢把他怎么着。
  2001年吕国华点儿有点背,翻身村出了个第三胎,这可是违背国策的大事。为此,一向对吕国华言听计从的村长李忠琴也跟他掰了。好在这年还赶上换届选举,吕国华略施小计,连任了三届村长的李忠琴只好灰溜溜地下台了。
  导演阐述 . . . . . .
  说说《拎起大舌头》吧。主人公是村计生干部吕国华,他说话很有意思,性格也好玩。在任上这么多年,有不顺心的事也有挺得意的事。英文名翻过来还能理解:“我成功的秘密”(The Secretof My Success),这话不是我的话。当时他老婆和我聊天,他不在。他老婆说他北方话很“dese”,爱显摆,“每天拎着那舌头满村...

我们的土地——胶片里的乡土中国
已更新至24集

2012  

6

我们的土地——胶片里的乡土中国

  影像史诗般的凝重笔触讲述近70年以来,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该片以纪录影片、新闻影片、故事影片、图片、画片等历史影像为基础,试图从精确的影像追寻,再现中国农村的历史。

沉船——九七年的故事
正片

1998  

10

沉船——九七年的故事

  1997年春,来自北京的一队人马进驻丹东东港大鹿岛,开始了一场庄严的打捞行动。他们的目标是一个世纪前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中国战舰,邓世昌所在的致远舰是打捞任务的第一重点。
  参与这场行动的主要力量包括专门组织的打捞致远舰领导小组、打捞专家、地方**和赞助企业。从策划探摸仪式新闻发布会,到排除一个又一个猜测地点,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打捞队起初的雄心勃勃变成了忧心忡忡。最后,终于在另外一片海域中寻到两块锈迹斑斑的疑似战舰残片,送回北京,向专家鉴定组和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募捐活动交上一份差强人意的答卷。
  Over a hundred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Sino - Japanese war. An ambitious project is undertaken to salvage a Chinese battleship ...

天赐康巴

正片

2013  

10

天赐康巴

  《天赐康巴》由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央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承制。该片总时长180分钟,由“三江源流”、“格萨尔王”、“茶马古道”、“康定情歌”和“香格里拉”5个能代表康巴文化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构成五集纪录片片名。据该片主创人员介绍,《天赐康巴》通过对青、藏、川、滇、甘5地康巴藏区各种文化现象的透视,以影像的方式讲述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沿革及人文精神,展示康巴文化的独特个性、多元特质及对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西藏诱惑
正片

1988  

5

西藏诱惑

  西藏诱惑 内容简介:
  该片以三代僧侣虔诚朝圣为意象,以四位艺术家在西藏潜心探寻为主线,表现了一种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的崇高精神,注重审美价值,强调意境营造。由于该片画面优美,文辞奔放,在电视片创作中,较早地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并大胆地进行了主观情感的抒发,因此《西藏的诱惑》一片,曾一度在中国片创作界被视为写意派的代表。该片完成于1988年,获全国首届录像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及优秀撰稿奖。
  “20年优秀节目回顾展”展播。
  暴走墨脱 内容简介:
  徒步墨脱,十个昼夜,与雅鲁藏布江一起流动,一次终身难忘的灵与肉的考验。在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传说有个开满莲花的胜地,古时候人们称它叫白马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墨脱。藏在大山里的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而且只有在夏秋季融雪的几个月里才可以与外界相通,墨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