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胡” 共找到 “5” 个相关影视

阿凡提
已完结

1979  

4

阿凡提

  《阿凡提》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传说改编。主人公阿凡提以其聪明才智为劳动人民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反映了人民强烈的爱与憎。
  影片幽默而又有情趣。

黄沙绿浪
已完结

1965  

4

黄沙绿浪

  1958年初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绿洲农业生产合作社副主任帕塔木汗,从内地学习回来。她积极响应上级关于粮食自给的号召,主张到沙园子开荒种粮。但社主任哈斯木认为绿洲社一向是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的来源主要靠买**的商品粮,今后仍然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他在投机商人木沙牙行的怂恿下,一心要搞副业赚钱。帕塔木汗并不反对发展副业,但她认为增产粮食是根本。她不顾哈斯木的反对,依靠贫下中农,组织社员去开荒,并得到沙园子农业合作社主任哈力克和社员们的热情帮助,种上了小麦。不料就在麦苗茁壮成长的时候,刮起了八级大风,飞沙淹没了麦田,也摧残了不少果树。帕塔木汗马上组织群众抢救,而哈斯木则认为麦子已无法挽救,不如放弃算了。在大家忙着抗灾的时刻,木沙牙行和地主吐然伯克却在一边幸灾乐祸,并煽动哈斯木把一部分副业队的人拉出去打短工,并且要把社里的棉、菜种籽带到自由市...

绿洲凯歌

正片

1958  

9

绿洲凯歌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绿洲农业合作社,妇女生产队长阿依木罕工作积极热情,是社员们的好带头人。但她的公公托呼地、丈夫奴尔丁却在暗中干着私贩粮食的勾当,阿依木罕不肯同流合污,遭到全家人的反对。阿依木罕因工作需要,经常与合作社主任巴拉提接触,她的嫂子麦来木罕便乘机散布谣言。麦来木罕借给巴拉提的妻子两升麦子,掩盖奴尔丁非法贩卖粮食的罪行,造成巴拉提家庭矛盾的冲突,热枣罕相信了丈夫与阿依木罕关系暧昧,愤而回到娘家居住。当苹果成熟的时候,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玉拉音伊敏牙行等人利用托呼地自私自利的心理,煽动他们退社,准备将成熟的苹果归自己所有。但他们的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奴尔丁又带了一些落后的群众,去抢夺社里的粮食和牲口。阿依木罕奋力阻止,竟然被他们打伤。巴拉提赶到现场,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群众,大家感到受骗上当,纷纷把抢走的东西还给了合作社。伊敏牙行不甘心失败,又煽动...

哈森与加米拉
正片

1955  

1

哈森与加米拉

  哈森是一名哈萨克族的青年牧民,他与姑娘加米拉彼此深深相爱。大牧主居奴斯的儿子帕的夏伯克也看上了加米拉,并追求她。再遭到拒绝后,他心有不甘,派家人上门说亲,加米拉的父亲贪图钱财,答应了这门亲事。加米拉被帕的夏伯克强行抢去,哈森父子也被逐出了草原。但哈森和加米拉并不绝望,在富有正义感的牧民色力克和库兰的暗中帮助下,加米拉被救出虎口,两人开始逃亡。他们躲进了一个山洞中,过着原始但却平和的生活。第二年春天,加米拉还生下一个儿子。但好景不常,大牧主请求国民党反动派派兵搜捕二人,国民党反动派为利用大牧主居奴斯的势力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接受了请求,派兵四处搜捕,抓回了哈森与加米拉,并残害了他们的孩子,加米拉重又落入帕的夏伯克手中。后来,关在牢中的哈森与难友暴动出狱,参加民族联军,并随大军回到草原,消灭匪军,惩办了牧主父子,救出了加米拉。哈森与加米拉终于过上了幸福自...

沙漠里的战斗
正片

1956  

10

沙漠里的战斗

  1951年,驻守在新疆天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接到上级命令,让他们开发边疆的生产建设。在侦察科长杨发带领下,一支勘察水源的水利勘察队向戈壁滩出发了。他们发现了一处城镇遗迹和一条干涸的河道。杨发和女技术员认为一定能在这附近找到水源,而工程师李辉则认为绝不可能有水源。勘察队分成了两组。杨发与张珍、大勇、小朱一组上冰峰找水源,李辉和其他人一组测量土地。
  在找水源过程中杨发等人遇到了重重艰难险阻,他和张珍在共同的工作中相爱了,后来,他们遇上了山洪,杨发和小朱被洪水卷走,险些丧命。在老猎人帮助下,他们终于发现了水源。师长根据杨发的勘探结果,采取措施炸开了塌山,水终于被引到了荒芜的戈壁滩上,戈壁滩上从此有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