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振堂” 共找到 “5” 个相关影视

山之海
正片

1984  

3

山之海

  片名:山之海
  系列名:《愉快的旅行》 第五辑
  编导:邵振堂
  摄影:姚国发、白昆义、邵振堂等
  影片本数:1
  色别:彩色
  出品年:1984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四川凉山上星罗棋布的湖泊,彝族同胞称它们为“海子”。螺吉山上有各种颜色的“海子”,至于它为什么有各种颜色,现在还无人考证。
  彝海享有盛名,不是靠它秀丽的风光,而是因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时由此经过。当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在布石瓦黑林海里,保留着的岩石画,是大约九世纪,唐代所刻。螺吉山天气变化无常,一天可以感到一年四季的气候。不仅可以看到雪中的腊梅、杜鹃,还可以在邛海之滨欣赏五彩缤纷的月季。高原充足的水源和壮丽的风光得益于原始森林和人工造林。
  ()

一段奇妙的长城
正片

1981  

4

一段奇妙的长城

  198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共2本。本片曾获优秀电影摄影奖。

南极,我们来了

正片

1985  

6

南极,我们来了

  片名:南极,我们来了
  编导:邵振堂
  摄影:郝强国、邵振堂
  影片本数:7
  色别:彩色
  出品年:1985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影片记录了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的经历。考察队员聚集了全国60个单位,591名考察队员,考察船遇到无数艰难险阻。在横渡太平洋途中,要给阑尾炎急性发作者作手术。考察船胜利通过“赤道线”,通过“暴风圈”……终于到了日夜盼望的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建立起中国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科考人员对南大洋和南极洲陆地进行了多学科的考察,在地质、天文、气象、海洋、生物、冰川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收获。
  198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新闻纪录片奖
  1986年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
  ()

水中长城
正片

1991  

7

水中长城

  199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1991年5、6月间,中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水灾。灾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袭的安徽和江苏两省。据当时初步统计,安徽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70%,因灾死亡267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430多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失近70亿人民币。江苏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因灾死亡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人民币。2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帐棚。
  为保证国家大局的建设不受重大影响,受灾地区的**和当地灾民积极配合中央**的安排。为保护两淮煤矿、沪宁、津浦、阜淮铁路线及蚌埠、淮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上海等重要城市,抗灾中先后在淮河、滁河、太湖流域启用土家坝、太津闸...

挥师三江
正片

1998  

7

挥师三江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亿万军民在党和**的领导下英勇抗洪,确保了三江流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